什么是“无废城市”?为什么要建设“无废城市”?
“无废城市”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,“无废”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,而是指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,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,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。
2023年1月份,《河南省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方案》出台,其中提出到2025年,许昌、郑州、洛阳、三门峡、南阳和兰考等“5+1”地区达到国家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要求。
如今时间过去将近一年,我省的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进展如何?
吃进渣土变建材 “无废产业”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劲绿能
虽是拆迁现场,却不见漫天飞扬的尘土。走进许昌市某改造拆迁工地,履带式可移动破碎筛分机伸出“长臂”,源源不断地将建筑垃圾“吃”进肚子里,在它“铁胃”的“消化”作用下,大小均匀的毫米级的骨粒从出口处“变”了出来。
吃进去渣土,吐出来骨料,许昌市依靠这项专利技术,每年处理、再利用建筑垃圾450多万吨。将建筑垃圾“吃干榨净”的“许昌模式”,吸引了北京、广州、武汉等60多个城市的考察团参观学习。
除了建筑垃圾再生系统,许昌市还引进了德国钢铁和铝行业危废回收利用领域的巨头——百菲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,并在许昌长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了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。该项目每年大约回收处理11万吨电炉除尘灰,从中提炼4万吨氧化锌。
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,长葛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不锈钢、再生铝、再生铜等再生金属产业年回收各种废旧金属400万吨,形成从废旧金属回收、冶炼、简单加工、精深加工到销售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。百菲萨河南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拉长再生金属加工产业链条,助力园区实现产业闭路循环。
长葛循环经济产业园只是许昌“无废产业”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许昌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,三年前,许昌市就开始了“无废城市”的建设探索,今年许昌市又印发了《许昌市2023年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谋划实施长葛市冶金炉窑协同处置多元重金属固废及危废项目、鄢陵回收加工100万吨废钢资源配送中心项目、魏都区30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等37个建设项目,拟投资344.7亿元,支撑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
以“无废产业”为抓手,许昌市实现了环境美化、经济提速、民生幸福的共赢:去年以全省第13位的土地面积、第12位的常住人口数量,创造了全省第4位的经济总量,城市宜居度等多项指标位列全省第一。
落叶变有机肥 无废公园让城市更宜居
一场雨雪,让郑州街头的树叶几乎落尽。郑州市郑东新区足球公园内,这些落叶却有不一样的归宿。
足球公园所产生的枯枝落叶等园林固体废物全部实现二次利用,环卫工人会把枯枝落叶收集起来,交由第三方公司,经过粉碎、高温灭菌、发酵等工序,最终制作成有机肥,再运回园中,给植物施肥。
足球公园是郑州市17个“无废公园”中的一个,而有效利用园林固体废物是“无废公园”的一个重要理念。通过将落红、落叶、枯枝变废为宝,实现园林垃圾资源化、无害化利用,为市民创造更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。
据了解,自2023年郑州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启动以来,郑州市园林系统积极响应,按照郑州市《2023年“无废公园”创建工作方案》,“无废公园”有效利用园林固废垃圾,实施园林植物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,采用水电节能措施,保证公园的良性循环发展,还有效地引导游客分类投放垃圾等,进一步提升公园“颜值”,打造宜游环境。
郑州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,今年以来,郑州市陆续建成一批”无废公园、无废学校、无废医院“等城市“无废细胞”,“无废”特大城市中原样板初具规模。
多领域齐头并进持续发力 我省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成绩可圈可点
2021年11月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》印发实施,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随后,国家出台《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方案》,提出要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
2023年1月份,《河南省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,许昌、郑州、洛阳、三门峡、南阳和兰考等“5+1”地区达到国家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要求,6个以上省辖市(含济源示范区)达到省级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要求。
主要任务包括推进工业绿色转型,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;加快农业农村绿色发展,提高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;践行绿色低碳生活,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源头减量;严格防范环境风险,提升危险废物综合治理能力等几个方面。
如今,时间过去将近一年,我省的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进展如何?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从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了解到,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,我省几个“无废城市”试点的建设可谓亮点频出、百花齐放。
许昌建筑垃圾消纳模式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唱响全国;郑州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,高标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,“无废细胞”建设引人注目;洛阳聚焦有色金属冶炼及铝加工等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绿色发展,突出了“无废矿区”样板建设;三门峡聚焦“黄(黄金及有色金属)、白(铝工业)、黑(煤及煤化工)”三大产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,开创了“无废工业”样板建设;而兰考县,则聚焦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,深化农村能源革命试点,突出了“无废乡村”样板建设。
文章来源: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 王建芳